声明:本书为奇书网(QiSuWang.com)的用户上传至本站的存储空间,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,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 第一部:一个古怪之极的容器 先看一段新闻,刊在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九日的香港《明报》上。 (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九日,对我来说,是一个极重要的日子。许多许多莫名其妙的事加在一起,形成了一桩蠢事,蠢事又像滚雪球一样,愈滚愈大,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,“大雪球”忽然爆了开来,爆得如此猛烈,身在其中,根本不知发生了甚么事,感觉如同世界末日一样。) (上一段括弧中的文字,看得不是很懂?不要紧,那件事我不打算记述出来,也和这个故事以及以前的和以后的故事,完全无关。) 新闻如下: 百慕达三角有奇闻 发现海葬死者复生 文件证明六十三年前死于癌症 (本报百慕达航讯)百慕达三角发生过许多神秘和不可思议的事,据说,最近又出现了一宗科学难以解释的事情,一艘巴拿马渔船在百慕达三角附近发现了一名“死而复生”的男子。 渔船于二月廿六日在百慕达以南七十五哩发现一个白色帆布袋,打开时竟是一个活生生的男子。据船长表示,该男子自称米高-维尔斯-基恩,并说自己六十三年前已死于癌症,但对死后一切已很模糊。后来他被送往百慕达医院,然后又转送苏黎世精神病研究中心,企图找出他“死而复生”的原因。 百慕达医院的赞臣医生说,死亡证上的名字和指模确实与被救的基恩相同,他说“不要问我为何能复生,这问题有待比我更聪明的人解答。” 资料显示,基恩在一九一八年移居百慕达、一九二三年患癌,要求死后海葬。一九二六年三月廿四日妻子执行了他的意愿,把他裹在帆布袋中,抛下百慕达南的海里。 大家刚看完了我记述的题为《错手》的故事,当然一定记得航运业巨子哈山,在百慕达附近的海面上.捞起了一个外形看似冻肉柜一样的大箱子,箱子打开,里面走出了一个人来,竟然是百年之前,中国上海小刀会的一个重要人物! 若是那一则新闻早发布三个月,自然人人都以为《错手》这个故事,是由那则新闻得来的灵感了,因为两者之间,的确颇多相同之处。 但当然完全不同,《错手》故事中那个小刀会头目的情形,要复杂得多了。 百慕达附近的海域,素有“神秘海域”或“魔鬼海域”之称,有许多怪事在那里发生过,每一宗怪事,都可以化为一个故事。 好了,不说那个复活了的,还是说哈山、白老大、白素、戈壁沙漠和我的事——当我想起那个小刀会的头目刘恨生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,不能让他再度消失之际,便追出去,却再也没有了他的踪影。工厂中有人说看到他走出工厂去,我一直追到工厂的大门口,这家工厂的保卫工作做得十分严密,要进进出出,并不容易。 可是由于来的时候,是我带他来的,所以,门岗在他离去的时候,没有加以阻拦! 一出了厂,道路四通八达,谁能知道他到甚么地方去了? 我在工厂大门口,怅然呆了半晌,想到这个神秘之极的人物,可能再也不会出现时,心中更是不自在。多少年来,神秘莫测的事情,不管经历了多么艰苦的过程,总有水落石出、真相大白的一天。而加今,刘根生这家伙,要是从此不再出现,那么,他的遭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也就永远是一个迷团了! 虽然他人走了,还留下了那个古怪之极的容器,可是又给他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形下,取走了动力的来源——一辆最先进的坦克车,如果没有燃料动力,也就只是一堆废铁。 那容器可能有上万种作用,但是没有了动力,也就只是废物了。 我一面想着,一面回到了厂房之中,听到哈山和白老大这一对老朋友,又在争吵。用的仍然是上海话。另一边。戈壁沙漠却在那容器的旁边,在研究讨论。他们讨论的事,我十分感兴趣,所以不理会哈山和白老大的争吵,我也来到了那容器的旁边。被刘根生取走的动力来源是什么,无从得知。很可能那小小的装置之中,是地球人还不大懂得使用的新能源。问题是,原装的能源被取走了,是不是可以用别为来替代? 只要找到了替代的能源,这个古怪容器的许多作用,就一样可以发挥。 刘根生说过,这容器能起许多作用,匪夷所思,至少已经知道了其中一项作用,是能把人化为亿万分子,然后再复元——哈山由于是在“休息”状态之中起了这项变化的,所以他对于“化身亿万”,一点感觉也没有,但如果人在清醒状态之中,化身亿万,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 ------------ 第二部:时间和生命的关系 我和白素互望,神情有点苦涩,提出了一个可接受的假设,并没能使事情有进一步的发展,而是产生了更多的疑问! 各人都有沉默了片刻,都在设想着刘根生第一次见到那容器的情形。 我的设想是,不论刘恨生是在什么地方见到那容器的,一个一百年前上海小刀会的头目,在太西洋上见到了那容器的可能性,虽然小之又小,但也不是绝无可能。 可是,他见到了那容器之后,要弄明那容器的功能,并懂得一一使用,是绝无可能的事。 别说是他这个一百年前的帮会头目,一百年之后,我、白素、白老大、戈壁沙漠,以及那工厂中的那么多人,可以说全是聪明才智之士,有的更具有现代科学专业知识,可是面对着这古怪的容器.也有原始人面对大型电脑的感觉。 由此可知,刘根生绝无可能无师自通,弄明白这容器的许多功用。 而如果有一个人,肯悉心指导他,他要学会,倒也不是难事。那两排按钮,控制着一切功能,只要记性好,记住如何循序,按动哪几颗按钮,就可以产生什么功能,谁都可以学得会。 当然,学会施展那容器内许多功能是一回事,要了解何以那容器会有这样的功能,又是另一回事,这就像谁都可以按下一个制钮,令一台电视机出现画面,但是要明白电视机何以会出现画面,那是另一回事一样。 而且,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,刘根生只会使用那容器,不明进一步的道理,所以,其实他对那个容器,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恐惧感,这才使他一再告诫“碰都不能碰”、“一碰就会闯祸”。 刘根生对那容器,根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他绝不是容器的第一手主人。 我一想到这里,立时把自己想到的叫了出来。 温宝裕立时同意:“你们上当了。” 他不说“我们上当了”,而说“你们上当了”,那相当可恶,暗示他当时不在现场,又暗示如果他在现场的话,可能不会上当。 我冷笑一声:“上什么当?他虽然不明白原理,但容器能发生什么作用,他总是知道的。” 我脸色不善,温宝裕也知道自己刚才的态度太过分了一些,所以缩头缩脑,不敢抢着发表意见。胡说忽然笑了一下:“情形很古怪,极可能,当刘根生发现那容器的时候,一打开,里面也有一个人走出来,那个人是若干年之前进去的,那情形就像——” 温宝裕终于忍不住了,抢着叫了起来:“情形就像哈山看到刘根生从里面出来一样,所以,当然是那个人教会了刘根生一切。” 我也有同样的想法,只是疑惑:“真奇怪以刘根生当时的知识程度而言,如何接受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实——那时,连汽车都还未曾有。” 这个问题.自然也无法有答案,白素继续她的想法:“他可能一直在学习如何使用这个装置,一直到最近,所以,他才会一见哈山,就急急离去,那当然是有十分要紧的事,等着他去做。” 温宝裕摇头:“那事情未必重要,若是重要的话,他一定早去做了。” 白素笑:“这情形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情节:得到了武功秘笈的人,为秘笈的内容所吸引,如痴如醉,专研武功,什么事都可以放得下,等到武功有成,才觉察到时光的飞逝。” 听得白素打了这样一个比喻,虽然由于种种谜团,真相无从得知,心中十分郁闷,但是我也禁不住“哈哈”大笑:“近来者赤,近墨者黑,真是不错,和小生来往多年,说话就有他的风格。” 白素微笑:“我的譬如不合格?” 我想了一想,倒也挑剔不出什么不是来,白素又道:“在这个过程中,我相信刘根生一定通过容器中的装置,得到了极其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.说不定远远超过了现代人类的科学水准,也正因为如此,才能吸引他继续钻研下去。” 白素这一番话,有相当的说服力,我失声道:“我们太小看他了,只当他是一个有了一段奇遇的人,没想到他在这段奇遇之中,已脱胎换骨,再也不是当年的小刀会头目,而且有可能是地球上最出色的人。” 温宝裕不住眨着眼,我尽量回想和他在一起时的情形,却又感觉不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,所以我对自己的推恻,又不禁疑惑起来,有点无可奈何:“看来,问题又兜回来了,仍然需要刘根生出现来解答一切问题。” ------------ 第三部:发现第二个怪容器 我是如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呢?纯是一个“巧”字。我到这里来,是来找船长的。 奇 书 网 w w w . q i s u w a n g . c o m 我知道船长在这个俱乐部,每天都喝得大醉,醉了就骂人,被他骂得最凶的人之中,有白老大、白素和我,有一个晚上,被已成了著名私家侦探、有侦探事务所很具规模的电脑室的小郭的一个职员听到了,知道小郭和我的关系,所以告诉了小郭,小郭又特地打了一个电话,告诉了我。 (至于小郭事务所的那个职员,如何会在这里出现的,那自然不必细表了,否则一个故事,只怕叙述十年八载,都讲不完!) 收到了小郭的电话之后,我和白素商量了一下,我们都不知道详细的情况,但是一个人若是每天都喝醉酒,而且醉了就骂人,那么这个人的情形很差,是可以肯定的事了。而船长的情形一至于此,这原因,我和白素,当然也可以理解。 白素叹了一声“船长……十分无辜,事情既然由我们而起,我们应该尽量帮助他。” 我对于当日的行动,始终不满,所以又咕哝了一句: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,这位船长先生,可以说是无辜之极了,我这就去看他。” 白素蹙着眉,没有出声,过了片刻,才道:“不论他受到什么伤害-我们都会设法补偿。”我没有再说什么,双方的意思,既然已经通过语言得到了交流,就没有再多说的必要——再说下去必然是不愉快的争吵,那是我和白素之间绝不会发生的事。 于是,我就到了那个俱乐部,俱乐部有几个大航运公司资助,设备相当好,一进去就给人以豪华舒适的感觉。所以,当我首先看到了那三个人,急急自内走出来时,我心中也在奇怪:这三个人,看来虽然像海员,可是,绝不够级可以出入这样的俱乐部。 这时,有一个职员走过来,问我找谁,同时也看了那三个人一下,皱着眉问:“三位是怎么进来的?” 三人中的一个没好气道:“走进来的,怎么进来,难道爬进来的?” 这人一开口,像是才吞下了一斤火药一样,后来看到的船长,则像是才吞下了一颗原子弹。职员很沉得住气:“我的意思是,俱乐部,要由会员介绍才可以进入。” 那人一扬头:“哈山这老家伙,是不是会员?” 若是航海者没听说过哈山这个名字,那就像共产党员没有听说过马克思一样不可能,那职员略怔了一怔才回答;“哦,是哈山先生介绍来的?有介绍文件吗?” 人人都可以说是哈山介绍来的,当然口说无凭,职员的要求又很合理。我在一旁等着看那人受窘,因为我想他当然不会有哈山的介绍文件。 可是世事往往出人意表,那人伸手自后袋中,摸出了一个又脏又旧的小皮包,打开,取出一张有胶封套的名片来,交给那职员。 我斜眼看了一下,那是哈山的名片,职员把名片翻了过来,后面写着几行字,我看不真切,可是职员一看,神情立时变得恭敬无比,他双手把名片还给那人,连声道:“请进!请进!三位可以随便享用一切,哈山先生会负责费用。” 我“旁观”到这里,里面已经响起了船长暴雷似的呼喝声和叫骂声。我一认出那是船长的声音,心中暗叫一声不好,立时急急向内走了进去。 那三个人对职员的态度怎样,我没有继续留意,但是猜想起来,一定好不到哪里去,因为那人的声音在我身后传来:“我们自己的花费自己会负责,别以为我们没有钱。” 后面还有一些什么话,也没有听清楚,因为船长的叫骂声,简直惊天动地,而等我推开门的时候,船长正好拿着破酒瓶去对付那个已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的人。 我一看这情形,自然非出手不可——在这种时候,再不叫船长理智一些,那简直是船长的帮凶了。我一跃向前,飞起一脚,踢在船长的右手碗之上,踢得那个破瓶,直飞了起来,船长的手上没有了凶器,自然好对付得多了。我一面向他走去,一面叫了他一声。 船长转过身,一看到我,又是几下怪吼声。我一接触到他的眼光,便愣了一下,因为他眼中的那种光芒,可怕之极,他给人的印象,一直是一个十分稳重的彬彬君子,可是此时,却哪里还是一个正常人。 我心中十分难过,可是一时之间,也想不到他病情如此严重,所以还好整以暇地在心中叹了一口气。谁料就在这时候,船长一声怒吼未毕,双手已经向我的脖子上,直抓了过来。 ------------ 第四部:一只布包袱 当天傍晚,白素回来,我和她一说,她也感到意外之极,详细问了我经过。我道;“可惜联络不到两位老人家,不然,倒可以邀他们一起去。” 白素听了之后,神情有点古怪,我一看,就知道她必然有话要说,所以就不出声,等她先说。 白素吸了一口气:“你走了之后不久,我就收到了一个电话,是一个带上海口音的中年人,他说,他才从上海回来,在上海,他遇到了一位白老先生,白老先生托他带来了一点东西,要转交给我,要我去拿。” 一听到有了白老大的消息,我更是兴奋:“带来的是什么东西?” 白素的神情更古怪,我知道事情一定有非常奇异之处所以急得连连挥手。白素却又笑了起来:“随你猜,你都猜不出来。” 我叹了一声:“你知道在这种情形下,我没法猜。” 白素作了一个示意我略等一等的手势,她走了出去,我连忙跟出去,看到她在门口的楼梯扶手上,取下了一只布包袱来。 那布包袱所用的布,竟然是久已未见的蓝印花布,那种蓝印花布,曾是中国农村中最普遍的花布。 我一把抢过那包袱来,那包袱十分轻,三下两下解了开来,里面的东西,连我看了,也不禁发呆。 包袱中的东西,一点也不古怪,只是我绝想不到,白老大特意托人自上海带来的,会是这些物事而已。确然,如白素所说,随便我怎么猜,也猜不出来的。 要我用简单的话来形容包袱中的东西,我还得想一想才说得出来。那是一些小孩子的衣服,或者正确一点说,是婴儿的襁褓——记述了那么多故事,写的字数以千万计,还是第一次用到这两个字。 这些婴儿的衣眼.包括了一件小小的上衣,一条开档裤(没有尿布),还有一块一面有绣花的布,这块布,是用来包婴儿用的,上海的婴儿,如果在冷天出生,就会用这种布包起来,手脚都被包得紧紧的,不能乱动,只有头露在外面。 这种包婴儿来的方法,有一个专门的名词,叫“蜡烛包”——由于包好之后,是圆柱形的一截,看起来像是一段蜡烛之故。 除此之外,还有一只小鞋子,鞋头有黄色的老虎头装饰,那是“虎头鞋”,也是上海小孩子常穿的鞋子。 我眼定定地看了这些东西半晌,才问出了一句话来:“什么意思?” 白素笑了起来:“带东西的那位先生,说爸没说别的,只请他把东西带来,看来,爸是考验我们的智力来了,是不是?”。 我不禁苦笑:“不必考验,我认输了。这是一套婴儿的衣服,夹爽裹部分的白布已经发黄,历史悠久,可以放在民俗博物馆作展览,我实在无法在其中看出一些什么来。” 白素不是怎么敢表示不满,可是显然她也十分困扰,皱着眉,抖抖这件,又拍那件。我挥手道:“别伤脑筋了,见了他,他自然会说。” 白素也笑了起来:“人年纪愈大,愈是像小孩子,真古怪。” 我不是不想知道白老大弄了一套婴儿的衣眼来是什么意思、但实在无从设想起,又有什么办法? 白素隆而重之把包袱又包好,而那些衣服,年代确然相当久远,一条小开档裤,在摊开又折好的过程中,折痕处竟然碎裂了开来。 白素在当晚,忽然对我说:“你在三天之内,反正要去捞沉船上的那个容器,我想趁机到上海去。” 我立时盯着她:“你知道老爷子在什么地方?” 白素道:“并不确切,可是根据带东西来的那人的话,多少有点头绪。” 我皱起眉:“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要令你前去?” 白素叹了一声:“唯一的原因是,爸年纪已经那么大了,能和他在一起的日子,正在迅速减少,我很想尽量争取和他在一起的机会。” 白素说得十分认真,我听了之后,也觉得心情十分沉重,所以,只是用点头来表示同意,白素向我靠了一靠;“明天我就动身。” 白素说明天动身,可是到了晚上,事情就有了意外的发展,将近午夜时分,门铃响了之后不久,就是老蔡的欢呼声,和白老大“呵呵”的笑声。白素自书房中直扑了出去,行动不比良辰美景慢。 我也忙跟了出去,白老大精神奕奕,正大踏步走了进来,白素自楼梯扑下去,白老大向我挥手:“收到我叫人带来的东西没有?” ------------ 第五部:哈山的父母 白老大和哈山,翻来覆去地看,又希望能在夹层之中,发现什么密藏着的秘密文件,可是什么也没有发现。 哈山捧着这些东西,神情激动之极,老泪纵横,忽然大叫一声,又昏了过去。 白老大再次将他救醒,坚持要他进医院去休息,哈山却说什么也不肯。白老大指着那些衣服道:“先把这些派人送到我女儿那里去,然后我先走,找地方详细化验,看看是不是会有什么新发现。” 哈山一面同意,一面道:“就算查出点什么来,也没有用了.过去了那么多年。” 白老大豪气干云:“能查出多少就查多少,一点一滴,也许可以把事情弄明白。” 史道福也十分有兴趣,说起来,他有一个熟人恰好要回我住的地方,所以就托他先把那个包袱带来。这就是那包袱先到我手中的缘故。 由于和那几件婴儿衣服有关的故事.实在太复杂了,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明白的,所以白老大索性什么也不说,由得我们去乱猜。 而情形是,随便怎么乱倩,都情不到那竟然会是哈山先生小时候的东西。 托人带走了包袱之后,哈山的情形相当不妙,他情绪激动之极,身体又十分虚弱,连坐也坐不稳,只好半躺着,继续要史道福说下去。 他本来就最喜欢听别人讲稀奇的故事,何况这故事和他有关,自然更是精神亢奋之极。 史道福喝了一口茶,才道:“就是因为找家里和小刀会有这段渊源,后来我读的又是近代史,就自然而然,专攻小刀会的历史了。” 哈山终于问出了那个问题:“那个……我父亲,后来又出现了没有?” 史道福有点答非所问:“上海那么大……叔叔阿婶又搬得远,从洋树浦搬到了南市,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找得到,所谓人海茫茫啊。” 哈山闭上眼睛一会,白老大已找来了纸笔,他有多方面的才能,绘画也有一手,他开始详详细细问史道福,那个小刀会成员的样子,照着他所说的描绘。 在开始之前,他先说:事情隔了那么多年,当时你又小,记忆上可能有点模糊,你只管想当时的样子,每一个细节,都不要错过。” 当白老大说这番话的时候,史道福的精神。多少有点古怪,可是也不知道他为甚会这样。 于是,史道福就开始说,白老大就根据他所说的,在纸上画着。那张纸相当大,白老大用来作画的是铅笔,在纸上,先出现了下一个上海弄堂口常可以见到的鞋匠的摊子,一个鞋匠昂头向上看,那是史道福的叔叔。 史道福在一旁看了,不禁赞叹:“真是多才多艺,简直就像照片一样。” 接着,又在鞋匠摊边,出现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,看来也十分传神,面目依稀和如今老了的史道福,有那么一点影子。” 然后,史道福说,白老大画,就到了那个关键人物了,那人的身形,相当高,腰细膀宽,扎着一条腰带,那柄小刀,就在他的腰际。 再接下来,史道福就说着他的脸部特征——史道福的记忆力之强,出乎白老大和哈山的意料,连那人脸上的细微特征,也记得十分清楚。当白老大开始要史道福说出当时的情形,他画下来之前,哈山曾苦笑:“那有啥用场。”白老大想了一想:“当然,现在再也找不到认识今尊的人了,可是小刀会的资料之中,有不少图片,甚至是照片留下来的——” 白老大讲到这里,哈山就叫了起来:“我不会在照片中去找他。” 哈山这样说,也十分有道理,因为其时,摄影术绝不普遍,民间绝无仅有,只有洋人才有,所以留下来的不少照片,全是小刀会员被俘之后,被洋枪队处决的场面,洋人拍了来留念的,其中尤以杀头的场面为多。 虽然事隔多年,可是哈山若是知道了自己父亲的一点线索,竟然在杀头的照片之中,找出了自己的父亲来,那滋味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。 白老大明白他的意思,挥了挥手:“小刀会员成千上万,在资料上找得到的可能,百万分之一也不到,你倒先着急起来了。” 哈山哭笑不得,也就没有阻止白老大那么做。 这时,史道福详细说着当年那个手抱婴儿的男人的特征,白老大画了又改,改了又画,画到史道福点头为止,才把那人的轮廓画出来,再加上五官。还未曾完成,哈山已经全身都发起抖来,白老大一停笔,只向哈山看了一眼,就明白了一点哈山认识这个人。 ------------ 第六部:寻到海底容器 第二天一早,我到码头时,毛斯他们已经到了,还携带了大批的潜水工具。我记得毛斯的叔叔曾向我说过,一个好的潜水人,永远只相信自己的潜水用具,那样才可以把在海中出差错的可能减到最低,而在海中,什么样意料不到的差错,都有可能发生的。 我和他们见面之后,先用最简单的方式,向他们介绍了“兄弟姐妹号”的情形,他们三人听得目瞪口呆。我叮嘱他们:“这艘船,完全是凭我个人关系借来的,希望你们不要多问什么,还有,船上的两位船员,我估计也不是等闲人物,别得罪他们。” 毛斯连声道:“怎么会?怎么会?能有这样的帮助,真正太好了。” 说话之间,陈落已驾着快艇来到,戴着我们上了“兄弟姐妹号”。 然后,李平过来问目的地在什么地方,我望向毛斯,毛斯犹豫了一下,才道:“在长江口,详细正确的位置是这里。” 他说着,打开了一只文件夹,揭开了一叠海图,指着其中的一处。 我也看着,看到他指的所在,正是我那日提到的两个瞧石的中间,难怪当日我一提起来的时候,他就惊讶得直跳了起来。 这时,毛斯也抬头向我望了一眼:“卫先生,你估计得一点也不错。” 我淡然一笑“如果是一场海上伏击战的话,这是一个理想的所在,猜到这一点,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。” 陈落和李平看了海图一会,互望了一眼,陈落道:“我们先启航,到了晚上,这船可以在海面上起飞,那就节省时间。” 当我向毛斯和大半小半讲到我借来的船,可以在水面上起飞,达到普通喷射机的速度时,他们三个人显然都有不信的怪异之色。 这时,船虽然还没有飞起来,可是他们连连点头,不再表示不信了。 毛斯在犹豫了一下之后,把海图留在驾驶室,陈落显然看出了他不放心的神情,所以冷冷地道:“你可以收回去,我航海久了,任何海图,经过我一分钟的注视,就再不会忘记。”毛斯有点尴尬,讪讪地道:“哪里!哪里!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。” 李平已驾着船向外驶去,出了海不久,船的速度就相当高,乘风破浪,我留在甲板上,喝着酒,十分舒适,趁空又把事情从头至尾,想了一遍,只觉得事情之离奇,当真是到了极点。世上能把整个事情的真相,作彻底的揭露的,也只有那个“百岁人魔”刘根生一个人了。 刘根生在什么地方呢?他应该在上海的,可是哈山又找不到他。 等到天色渐渐黑下来时,极目都看不见陆地了,李平走过来,先在我身边站了一会,在昏暗的光线下,他年轻的脸,看来十分英俊,他像是下定了决心地问:“卫先生,或者我不该问,可是我听说你和许多怪事有关,这次我们要进行的,也是怪事?” 我脱口道:“非但是怪事,而且怪之极矣。” 李平一副想知道的样子,我想了一想,要把整件事告诉他,实在太复杂了,所以只拣有关那容器的部分,向他叙述了一下,告诉他那怪容器的作用,又告诉他,在海底,又发现了相同的一个,我们这次去,就是要去把那另一个同样的容器捞上来。 单是这一段话,已经把李平听得不断叹息、搓手,神情兴奋之极,连声道:“能够和卫先生一起参加这样的怪事,真是太好了。” 我笑“你能够在这艘船上工作,怪事当然也遇得不少了。” 李平还没有说话,我忽然听得身后响起了毛斯的声音,他显得极不愉快:“卫先生,原来你早就知道那大箱子是什么东西。” 在我和李平开始叙述不久,我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,也知道必然是毛斯他们,我想,那容器究竟是什么东西,迟早是要告诉他的,不如让他一并听听,不必再多说一遍了。 毛斯的性格一定十分深沉,他竟然一直等我说完,才提出抗议来。 我回头向他看了一眼,看到他一脸不满之色:“你为什么早不说?” 我笑了一下:“早说,迟说,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同,这容器能给你带来巨大的利益,可是你如果拥有它,却一点用处也没有。” 毛斯踏前一步:“你怎么能这样说?这是我发现的,正确的地点,只有我一个人知道。” 我站了起来,在他的肩头上拍了一下:“你放心,我知道,真正的地点,你还保留着,还没有说出来。我问你,当你发现那些沉船的时候,你一定想到,自己会发一笔横财,是不是?” ------------ 第七部:八十年前一场海战 真是太意外了,在窗外向舱内窥视的人,竟然会是刘根生。 真是“踏破铁鞋无觅处”,哈山先生在上海,几乎把上海翻了一个转也找不到的刘根生。他也显然看到了我,正在打量着,看来并没有认出我来,一则是由于光线暗,二则,他只能看到我的侧面。 十秒钟一过,我已经从极度的意外之中,恢复了过来,可是我仍然不动。 我在急速地转着念:我应该怎么办呢? 如果我一下子就笑起来,会不会把他吓走?要是把他吓走了,而他又再不出现的话,我想我会把自己捏死。 我如果出声叫他,结果也可能一样。这时,我根本来不及去想他是从哪里来的,想到的只是一点,如何能留住他,不让他再消失。 如果我的手够得到,我一定毫不犹豫,伸出手去,先抓住了他的头发再说。我希望他走进舱房来,可是他并没有这个意思,反倒又退开了一些,看来像是想离去。 在这时候,我忽然想到,在法国的时候,他对我的印象好像不错,如果他看清楚是我,他会不会愿意我和交谈呢? 看来只有这个办法了。 我是一直眯着眼的,这时,我又假装睡着,于是转动了一下,使我的脸,对准了他。 果然,我看到的他现出讶异的神色来,像是奇怪我怎么会在这里,却不想想我看到他的时候,我更加惊讶。 他迟疑了一阵,像是想向我作手势,可是他又不知道我是醒着,还以为我在熟睡,对一个熟睡的人做手势,显然没有用处。 而就在这时,我下了决定,我陡然睁大了眼.望着他。他有一刹那的惊讶,然后做了个手势,显然是问我,他可不可以进来。 我大喜过望,一跃而起,先来到了窗前,伸出手去和他握了一握,才道:“你等着,我带你进舱。” 那时,我真想叫他就从窗钻进来,因为出舱房,绕到左舷去,有一段路,他可能又消失了。却想不到他十分爽快,向我一挥手:“你退开一些。” 我连忙后退,眼前人影一闪,他已经从那回窗子中,穿了进来。这一手“缩骨功”,漂亮之极。我在一刹那间,倒起了小人之心。 他能一下子就穿进来,自然也可以一下子再穿出去,所以他一进来,我就装着不经意地阻在他和窗子之间,防止他再度突然离去。 同时,我向一架放满了酒的酒车,指了一指,他毫不停留地过去,抓起一瓶酒来,打开,大口喝了三口,才抹了抹口,指着我,十分惊讶地问:“你这个人怎么好像无处不在一样?刚才我在窗外看着就觉得像你,可是想想不会那么巧。” 看到了刘根生,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之中,都充满了疑问,却想不到他反倒先这样说,像是我在这船上是意外,他在这里出现反倒是正常的的一样。 对于他这样的话,我自然无法一下子就有反应。他又喝了一大口酒,再道:“有你在船上好多了,嗯,这船好像很不错,我惯在海上讨生活,对船有特别的感情,如果船上全是陌生人,又得费好大唇舌,而且只怕语言上也难以沟通。”这时,我总算定下了神来,问出了第一个问题:“你是怎么来的?” 这个问题才问出口,我脑中陡然灵光一闪,想起了他是如何到船上来的了!而这也令我觉得讶异之极,不由自主伸手指向他,张口结舌,再也说不出话来。 刘根生哈哈一笑:“我以为你一看到我,就知道我是哪里来的了。” 我直到这时,才又道出了一句话来:“怎么会呢?这……容器是沉在海底……那么多年……你怎么走进那容器之中的。” 刘根生哈哈大笑,一手提着酒瓶,向我走来,伸手在我肩头重重拍了一下:“我早已说过,随便你怎么想,你都想不出是什么样的情形。”他确实这样讲过,而我的确作了种种的假设,仍然不得要领,他的遭遇,一定是离奇怪诞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,真相如何,自然只有他一个人知道。 而他一再说明,他绝不会把真相告诉我! 不过现在我并不着急,我有办法使他把真相说出来,因为我自信,关于哈山的事,当年在上海一条弄堂口鞋匠摊前发生的事,他一定会极有兴趣知道下文,就像我有极大的兴趣知道事实真相一样。 所以我只是若无其事地道:“原来你已经有了可以在那种容器中自由来去的能力,这种容器,有多少只在地球上?不止两只?” ------------ 第八部:容器内藏有外国女人 刘根生望着我,像是知道了我想到了什么,他道:“看起来我的情形不妙,可是阴错阳差,我反倒成了……唯一的生还者。” 我没有说什么,等他再说下去,同时,心中也十分感慨。我曾在海底,看过那几艘沉船,看起来,躺在海底的沉船十分平静,哪里想得到在当时,曾经有那么惨烈的战争。 刘根生吸了一口气:“船一下沉,在甲板上的人全被漩涡卷上了海面,在大浪之中,无法挣扎,都没了顶,在舱中打杀的,自然也都出不来,只有我,情形最特别,人在甲板上,可是又不会浮上去,因为我的手握住了那大箱子的把手。虽然在下沉时,我紧闭着气,天旋地转,十分辛苦,但总算熬了过去。” 我点了点头:“不是水性极好,又有上好的武术根子,给海水自鼻孔倒灌进来,呛都呛死了!” 刘根生道:“是啊,一直到船沉到了一半,下沉的势子已经慢了许多,由于震荡,铁链松了开来,那大箱子竟然向上浮了起来。” 刘根生又现出十分古怪的神情,我等着他说下去,他忽然道:“我说得够多了,该你说了!” 我想抗议,可是继而一想,他的话也有道理,他的确已说得够多了。 虽然他说的都是有关那场海战的事,可是也说出了十分重要的一点:那两个大容器中的一个,内藏着一个美丽的女人。 那个女人,后来成了他的妻子,又生下了哈山,这一切经过是怎么发生的,还不可想像,但至少知道了刘根生是如何认识那个“中东女子”的了。 我于是把哈山知道他自己的父亲还在人世,以为他会在上海,所以他在上海展开了大规模的寻找行动,和哈山知道这种情形之后,几次昏过去的经过,说了一遍。 刘根生听得十分入神,唉声叹气,搓手顿足,我道:“我们这艘船,一到岸,就可以立刻和哈山联络,你们就可以父子重逢了!” 刘很生十分渴望:“当年分手的时候.还在襁褓之中,八十多年了。” 我催他:“该你再说当时的情形了!” 刘根生道:“是!我和那大箱子一起浮上海面,沉船带起的漩涡已经消失,我反倒安全了,我伏在那大箱子上,随海浪飘着,在一大块岩石上搁了浅。” 刘根生苦笑:“我自己死里逃生,自然想起了箱子里面的那个女人来,我拍打着箱子。因为我在外面拉不开这箱子的门来。” 接下来发生的事,十分重要,刘根生也说得十分详细,我在叙述的时候,要另外换一个方式。 刘根生打不开那容器,就开始拍打,这时,容器搁在一个浅滩上,刘根生又用手抬起了一块石头来,在大箱子上用力敲打着。 开始的时候,一点反应也没有。那大箱子在海上漂浮,在岩石上搁浅之后,门向着上面,刘很生又用力去拉着把手,他心中在想,那个女人被关在箱子中,这下只怕闷也闷死了。 他忙碌了大约十来分钟,箱子仍然一点反应也没有,刘根生无计可施,停了手,开始打量自己的环境,那堆岩石并不大,因周围全是茫茫大海,这时已是中午时分,阳光猛烈,映得海水,十分耀眼,刘根生知道在这样的礁石上,不可能有水源,必须早点离开,他唯一可利用的,自然就是那只大箱子。 大箱子在海上飘浮,可以把他带到更好的环境中去。他顺手从岩石上抓下了两只蛤贝来,把肉挖出来嚼吃了,对着箱子叫:“喂,你出来,我打不开门,你出来!” 叫了半晌,也没有反应。 这时,潮水在退,刘根生想把大箱子推到海中去,可是哪里推得动?他没有办法,只好暂时留在礁石上,捉了一条鱼,生裂了吮吸着鱼汁解渴,虽然十分腥,可是惯于在海上生活的刘根生知道,就凭这样的方法,他可以在这礁石上生存下去。 这时,令他十分好奇的是,箱子中的那外国女人,在露了一面之后,为什么再也不露面了?刘根生不懂得计算一个成年人需要的空气量是多少,可是他知道,一个人关在这样的一只大箱子中,不必多久,就会闷死。他甚至想,自己把门推得关上,是不是已经把这个女人闷死在里面?一想到这一点,他不禁十分不安,又开始拍打那箱子的门。 这一次,他才拍了两下,忽然听到轻微的一下声响,刘根生一呆之下,看到箱子的门,正在向上缓缓抬了起来。刘根生不禁大喜,大叫了一声。看起来,那门是十分沉重,只打开了一点,又合上了,然后又向上抬起来。 ------------ 第九部:转移装置出现毛病 我没有催他,因为我听出他的心情,沉痛之极。又过了一会,他才道:“我和她在一起,生活了一年,直到小把戏出世。这一年多来,逍遥快乐,不知是怎么过去的,就是我们两个人的世界!” 刘根生说到这里的时候,痛悔的神情渐渐淡去,现出向往的神情来:“这一年多,真是神仙日脚!” 上海话把“过日子”叫“过日脚”,所以他感叹的是,那一年多,过的是神仙日子。 神仙日子自然从刘根生和外国女人有了亲密的关系之后开始。外国女人在一段日子中,真的被刘根生当作了仙女,因为她神通广大之至,随意可以到任何地方去,都是人迹不到的去处,每一处地方,风景美丽,气候宜人,他们幕天席地,蓝天白云是他们的屋宇,明月清风是他们的伴侣,逍遥自在之至。 在那段日子中,外国女人曾把刘根生带回那搁浅在礁石上的容器中去过好多次,详细地告诉他每一个掣钮的作用,每一个作用,都听得刘根生目瞪口呆:“这简直比……比太上老君的任何法宝都要厉害!” 外国女人回答得十分认真:“这是天上留在人间的一对法宝.有缘的人,就有机会得到法宝原来主人的指点,知道怎么利用它,我是有缘人,你也是有缘人,我们的生命,可以一直延长。” 这时候,刘根生已经知道“容器”的作用之一,是可以使人生命变成“分段式”,他也真的知道外国女人已经一百二十岁了。 同时,他也知道,那容器之中,有着丰富之极的资料储存,提供地球上的一切知识。外国女人可以通过翻译装置,说和听流利的上海话,就是丰富的资料储存所提供的功用——再后来,他自然知道那是类似电脑的一种资料储存的方法。 他学到的东西愈多,就愈感到自己的奇遇,千载难逢,是罕有的仙遇,所以对外国女人,在恩爱之余,也十分敬重。 这时,他只顾自己的神仙日子,小刀会造反的事,早已抛诸脑后。 不多久,外国女人就怀了孕,刘根生高兴莫名,他一生浪荡江湖,从来也没有想过成家立室,但现在竟然有了这样的结果。 可是,等到孩子一出世,刘根生却起了异心。 孩子十分可爱,而且是男孩子,刘很生是中国人,对于传宗接代,特别重视。外国女人也十分喜欢孩子,可是两人之间,却第一次发生了不同的意见。 刘根生的意见是:把孩子带到上海去,自己和外国女人也一起到上海去,就在上海生活。外国女人却愿意孩子在上海长大,她的意思,尽量使孩子早一点进入“分段式”的生命,尽量把他的生命延长。 刘根生大是反对:“这像什么话,养一个儿子,养来养去都是小毛头,养不大的,有什么好?” 外国女人坚持:“我们也该开始‘休息’了,这样才能延长!” 刘根生十分恼怒:“什么生命延长,那是自己骗自己,该活八十岁的,还不是只有八十岁!” 一开始争吵,刘根生的大男人性格发作,他虽然没有敢出手打外国女人,却也下了决心。 当晚,他自己一个人,抱着孩子。这时,他早已学会了如何使自己身子分解转移的方法——如果不坐在容器之中的话,就可以利用从容器顶部拆下来的一个装置来进行,那装置不是很重,外国女人一直带在身边,刘根生学会了使用之后,自然对刘根生来说,也不是什么秘密。 (那装置,就是刘根生一出现就十分迅速地将之拆下带走的那个。我们曾以为那是动力装置,它的确是,但也有其他的许多功用。) (温宝裕曾提出,说刘根生不会带了那装置坐飞机,那是对这装置的功用,大没有认识了!有了这装置,他可以把自己分解转移到任何地方!) (刘根生后来告诉我,选定目的地的方法,是照地球的经纬度来计算的,一经校定了经纬度,分解之后,就转移到选定的目的地。) 刘根生那时,起了异心,当晚,他抱着儿子,就利用了那装置,把自己和儿子,转移到了上海。 他离开上海久了,不知道在那一年多的时间中,上海的形势,已大今昔比,小刀会已风流云散,而且还正是被缉捕得最严的时刻。 这时,他如果还肯和孩子一起回去的话,以后的事,自然也不大相同了。 ------------ 第十部:父子喜相逢 当我们来到甲板上的时候,李平和陈落都自船舱中走了出来,看着刘根生,虽然没有说什么,可是神态怪异莫名,我向他们道:“请叫醒毛斯和他的伙伴,我要让他们知道,这东西是有主人的!” 李平应声走了开去,陈落来到了我的身边,我立刻道:“发生在刘先生身上的事,怪到了极点,曲折离奇,我讲也讲不明白,不过我一定会尽快把他的经历整理出来,详细叙述的!” 陈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我把话说在前面,他自然不好意思再问我什么了。事实上,我也怕他问我,因为事情那么复杂,不知从何说起,简单地说上一遍,也得大费唇舌,只好请他忍耐些时日了。 不一会,毛斯和大半小半都来到甲板上,毛斯看到了刘根生,讶异莫名——船正航行在茫茫大海之上,怎么会忽然多了一个人? 我冷冷地向他道:“你的发财梦只怕要成空了,这容器是有主人的,主人就是这位——其中的情节太曲折,讲了你也不明白!” 毛斯又惊又怒:“明明是沉在海底的,是我发现的!” 他一面说,一面奔到了那容器的前面,背靠着容器,双手伸向后,要保护那容器。 刘根生笑了一下:“是你的,你打得开它?” 毛斯喘着气:“我才到手,慢慢研究了,自然会打得开它。” 刘根生缓缓摇了摇头,叹了一声,走向容器去、伸手握住了门柄,轻松一拉,就把门打了开来。 毛斯瞪大了眼看着,看到刘根生又打开了第二道门,看到了那容器里面的情形。 这时候,毛斯的神情,复杂之极.他把人类能表现在脸上的情绪,表现无遗。他几乎要突出来的双眼,表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贪婪,而他抽搐着的肌肉,表示了他心中的焦切,他急促的呼吸,令得他的鼻子忽大忽小,那显示他为了保护他自己的利益,可以不择手段。甚至他的一头红发,也有根根倒坚之势! 刘根生在这时,回头看了一眼,看到毛斯的这种神情,他也不禁呆了一呆,用上海话问我:“该档码子作啥?”(这家伙怎么哩?) 我自然知道毛斯是在于什么,他看到了那容器中的情形,又约略知道一些有关那容器的用处,这时,只怕一千万英镑已绝不能满足他了,在他心中升起的贪念,不知膨胀到了什么程度。 我叹了一声:“他发现了沉船,认为这容器应该属于他,我曾代哈山答应给他一千万英镑,可是看来他胃口大,不够!” 刘根生“哈”地一笑:“怎么?想敲我儿子的竹杆?” 我听得刘根生这样说,不禁骇然,他和哈山根本还没有见过面,就已经完全站在哈山的这一边了,亲情的作用,竟然如此巨大! 就在这时,我看到毛斯双手,握紧了拳。他是一个体格十分健硕的人,身形也高大,看起来,他像是准备要动武了! 那时,刘根生打开了容器的第二道门,就在门边,只要一侧身,就可以坐进那张椅子去。毛斯在这时候,突然挥拳捋袖踏前了两步。 我忙喝:“毛斯,别胡来!” 不知道是我的警告太迟了,还是毛斯根本不听我的警告,他还是出了手,一下子,红毛密布的一只大手,已经抓住了刘根生的手腕。 我一看到刘根生不躲不避,就被他抓住了手腕,先是一呆,随即大吃一惊,再叫:“毛斯,别胡来!” 可是这时,毛斯红了眼,什么警告都不会有用的了,他厉声喝:“这东西是我的!” 他一面喝着,一面手臂用力向外一摔,想把刘根生摔开去,可是刘根生手腕略翻,便已把他的力道,全都御去,反倒借力把他的身子带得向那容器跌去,一下子就坐到了那张椅子上 这一下变化,是怎么发生的,只怕毛斯怎么也无法明白,不过对毛斯来说,他坐进了那座位,就像是他已成为了那容器的主人一样,所以他反而有十分心满意足的感觉,毛斯狠狠地瞪了一眼,刘根生却向他挥了挥手,作了一个“再见”的手势。 我一看到刘根生向他作了这样的手势,就知道事情变糟,这个小刀会的头目,行为标准,和现代人大不相同,什么事做不出来? 可是,当时我也无法知道刘根生想做什么,也不知道如何制止他才好,事情发生得实在太快——刘根生在向毛斯挥手之际,他另一只手,已在座椅扶手的许多按钮上,按动了几下,接着,就一下子关上了那道椭圆形的门。而他的身子也转了一转,背靠着门,用似笑非笑的神情,望向我们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声明:本书为奇书网(QiSuWang.com)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,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,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。